【概述】全蝎为熄风镇惊、攻毒散结、通络止通之品 , 始载于宋·;《蜀本草》 。明·;《本草纲目》载:“蝎形如水黾,八足而长尾,有节色青,今捕者多以盐泥食之” , 又曰:“其毒在尾,今入药有全用者,谓之全蝎 。”对其形态药用部位述之颇详,与今用药基本吻合 。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的干燥体 。主产山东、河北、河南等省 , 此外 , 陕西、江苏、湖北、安徽、山西亦有分布 。野生与饲养均有 。
【生活习性】蝎多栖息温暖地区、有石砾的山坡洞穴和墙缝处 。多见于片状岸石及杂有泥土、湿度适宜、植被较稀疏、有草木和灌木的山坡地 。蝎窝在地下垂直深度30~50厘米 。
【养殖技术】有隔离饲养、温度饲养、家繁山养3种方法 。
1、选场建?。?
(1)隔离饲养?。阂搜≡癖撤缦蜓襞潘己玫纳持嗜劳恋?。在选好的场地上挖深50厘米的坑,填上石块和泥土(比例3:1)做成蝎窝,窝顶适当盖一层泥土,并修一些与下面相通的蜂窝式孔洞 , 以便蝎子进出 。然后喷水 , 使上下层泥土黏合,并形成土壤毛细管 。窝修好后用砖彻围墙,墙高20厘米左右,墙上沿嵌镶玻璃,防止蝎逃窜 。
(2)建常年可保持35℃ ~38的温室 , 内建养蝎池 。
(3)家繁小养?。阂搜≡裆降仄鸱?nbsp;, 岩石成层,缝隙交错较多处 。在放养场内选择背风向阳无污染处建饲养池,池长6米、宽3米,深30厘米,放碎石片、石块及泥土并使有缝隙 , 地表用薄石块垒三条长5米、高0.5米的石堰 , 池内设黑光灯 。四周用20cm高的玻璃封闭 。用于孕蝎产仔 。
2、饲养方法:
(1)种蝎选择:种蝎应就近捕捉,选择体大,前腹部肥大饱满的母蝎 。蝎交配一次可连续繁殖几年,所以,不必投放公蝎 。采种最适季节为5月至6月下旬 。因此时蝎出蛰后经一段觅食 , 体力已恢复,临产期短 。
(2)饲养方式:
①隔离饲养:自然界蝎为散居型 , 在较大的范围内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蝎的密度大,常相互干扰,甚至残食 , 隔离饲法,将蝎子的较大群体分散到各小隔离区,投放30只孕蝎或300只左右仔蝎较为合适 。单个蝎隔离成活率高,但成本高,不适于大量生产 。
②温室饲养:自然界蝎以温度较高的7、8、9月为主要生长期 。冬季只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投放足够的食物,蝎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饲养温室的热源可用工厂余热,也可单独加温,或辅以太阳能 。温度保持35℃~38℃ , 相对湿度70%~80%,仔蝎300天左右可长成成蝎 , 进行繁殖,也可加工入药 。
③家繁山养:药用蝎的捕收在春季孕仔时进行,这时蝎的繁衍极为不利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收购季节,选体格健壮的孕蝎饲养一段时间,产仔后加工入药,仔蝎放到野外适宜区自然生长 。此法能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具有设备简单 , 人工养殖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 。方法是:5月上旬,在收购的活蝎中,选体大 , 健壮,无伤残的孕蝎,每池投放800~1000只,并投放适量的食料,使其产仔,仔蝎蜕皮脱离母体后分离出来,放入野外放养区 , 放养按10米左右距离,平行撒人选好的放养区内,每667平方米投放400~800只,投放的仔蝎与自然繁殖的仔蝎一样,也需3年长大 。山东青州小规模试验表明,放养区内蝎的密度可增加48%,收购量最高可提高50%,母蝎回收率达80% 。
【饲养管理】
1、饲养与喂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选用的食物,必须是蝎喜吃,又能保障其生长发育,来源稳定可靠 , 成本低,易于蝎捕食 , 不污染环境 。许多仓库害虫及鼠妇虫、土鳖虫等 , 营养价值与蝎的野生食物相似,可作为人工饲养蝎主要饲料 , 目前,黄粉虫、洋虫、土鳖虫等都已饲养成功,从而为人工养蝎提供了较丰富的饲养来源 。
- 蜈蚣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 地龙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 蛤蚧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 茯苓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枳实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桃仁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酸枣仁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石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青皮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姜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