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风水知识看什么书 风水书属于什么类型书( 九 )


第五章对一份晚清命课的讨论,不算是过度解读,但应归入非历史化解读一类 。这一抄本写于 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前后,是为一位两虚岁的幼儿所推的命课,时间涵盖了近 60 年 。除了介绍命课的原理和内容之外,作者用了不少笔墨讨论这个命课的主角( 即该幼儿) 可能经历的大事件及其自身可能经历的人生历程( 第 184—195 页)。自然,这种论述基本上是虚拟的,未能加深我们对这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理解 。第六章对《唐氏家谱》的讨论也是如此,作者花费一整章的篇幅来探讨一 本家谱,却没有对那个时代得出什么新认识 。这些讨论与其说是原创性研究,更像是进行抄本研究 训练所做的一次功课 。针对读者对本书解读方法可能提出的质疑,作者在结论部分稍作回应: “我之所以随性地提供了某些分析性的评论,是因为我认为只有灵活对待评论,我们才有可能完全捕捉、汲取每种抄本的全部意义 。”( 第 367 页) 由于史料本身的局限,历史学者常常必须做出推断,但这些推断无论如何都必须合乎情理吧 。
至于本书误读的事例,为数不少,下面试举数例加以说明 。第二章用了不少篇幅讨论《文昌帝 君劝孝歌》一书 。作者讨论的重点,不在这个文本本身,而是传抄者在封底写下的一首诗: “共枕不如共胞人,临难思节方见真 。庄周佯没妻心变,宏不问牛重弟亲 。”( 第 80 页,“问牛”二字为笔者的释读) 诗中“宏〔弘〕不问牛”是一个典故,牛弘弟酒醉射杀牛弘之牛,妻告知此事,牛弘不以为意 。这个典故说的是,兄弟不应因妇人之言而心生嫌隙 。该诗作者对比了夫妻之情与兄弟之情,强调后 者更“真”更“亲”,因此不应沉溺于夫妻之情 。本书在解读此诗时,将“共胞”理解为朋友,将此处 涉及的兄弟关系,误读为朋友关系,这就改变了这首诗的内涵 。此外,作者认为这首诗右边题写的 “粗言见哂”四字,是书写者的“谦辞”,它提醒后世在阅读这个文本时,应注意到这类文本被人接受 的方式( 第 81 页)。换句话说,作者的看法是,上面的诗和这四个字,都体现了传抄者对《文昌帝君劝孝歌》这个文本的看法,表达了与这个文本不尽相同的、富于个性的看法 。但事实上,《文昌帝君 劝孝歌》宣扬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子女应该尽孝的道理,这首诗以夫妻关系与兄弟关系作比较, 尽管主旨稍有差别,但与《文昌帝君劝孝歌》中比较父母—子女关系与夫妻关系的手法是相似的,不见得可以推导出传抄者有个性的看法 。
第二章对《捷径杂字》和《方言杂字》的解读,也有不少误读之处 。《捷径杂字》“农事类”有以下几句: “减租称转,纳税完粮 。佃字( 作者误录为“子”) 当契,月息进庄 。屯饷南折,上忙下忙 。”作者的译文是:
To decrease the rental cost of the cart,weight the cart itself.
The tax is based on the remaining weight [of only the grain inside].
To lease a cart,get a valid contract,
When not in use,return it to the warehouse.
Your pay might be shortchanged,
But you\'ll still always be busy. ( p. 85)
第一句的“称转”意义不甚明确,或为称租纳租之意,作者估计将“转”读做车,因而误读了后半 句的意思 。第二句的“纳税”“完粮”表述虽异,而意义实同,作者不明就里,因而曲解了文义 。第三 句的“佃字”“当契”,本为两种契约,作者完全误读了“佃字” 。第四句的“月息”“进庄”,分别是按 月支付的利息和地租押金之意 。第五句的“屯饷”应是来自屯田的税银( 屯田籽粒折成的税银?) , 而“南折”或为以折色缴纳的税粮 。第六句“上忙下忙”是指纳粮时间和期限 。这三句均涉及社会 经济史的相关知识,作者不明就里,又没有咨询相关专家或查阅参考书,就都误译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