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食疗方,助你应对春季不同身体湿气状况

最近,南方大部分地区都阴雨不断,似乎回归了春季的本质“潮湿” 。这个时节湿气容易趁虚而入,造成我们身体的不适 。
春天为什么特别容易“湿”
春天,冷起来阴雨绵绵,热起来墙壁也“出汗” 。这样潮湿的季节,很容易造成湿邪入侵 。雪上加霜的是,春天,肝和脾很容易“掐架” 。春季肝气升发,但肝气过旺就会抑制脾脏,使身体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出现脾虚的问题 。
一方面是春季本身就气候潮湿,另一方面是身体容易出现“脾虚”,导致水湿很难排出去 。这样就会被湿气“内外夹击”,身体就特别容易出现湿气重的问题 。
湿气重,身体也会出现各种表现:

  • 晨起困倦无力,头沉重的像有东西裹着;
  • 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长呼一口气才觉舒服;
  • 日常觉得身上有东西包着,让人懒得动弹;
  • 小腿肚子经常发酸、发沉;
  • 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
  • 大便粘腻,容易粘在马桶上;
  • 舌苔厚腻,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
  • 一刷牙就恶心干呕,嗓子里总感觉有痰吐不净;
  • 吃饭的时候没有食欲,吃一点就感觉胃胀 。
如果这些症状你中了3条以上,你的身体里就很可能有湿气在“作祟”了,春季祛湿,刻不容缓!
祛湿先要辨体质
许多人祛湿,常常是不问青红皂白就用祛湿茶、薏仁水 。这样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用错体质,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想要有效祛湿,要根据湿气性质和不同体质,有针对性的进行 。首先,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 。
外湿
【3个食疗方,助你应对春季不同身体湿气状况】外湿多是由于气候潮湿,或者经常淋雨、涉水,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等情况下,外界的湿邪侵入人体所导致 。
3个食疗方,助你应对春季不同身体湿气状况

文章插图
症状表现:更多的表现为身体表面的不适,比如头部胀痛、身体沉重、四肢疼痛、怕冷发热等 。
祛湿要点:保持干燥
应对外湿,除了吃一些利湿的食物,更要保持所处环境的干燥,比如适当的开启空调除湿,经常晾晒衣物、被褥,下雨天避免淋雨,不长时间接触冷水等等 。
内湿
本身脾胃虚弱,又如吃了太多高糖、高脂肪食物或生冷蔬果,导致身体水运不畅,水液代谢紊乱,湿气在体内堆积 。
3个食疗方,助你应对春季不同身体湿气状况

文章插图
表现症状: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恶心呕吐、浮肿尿少等症状 。
祛湿要点:健脾利湿
在祛除体内多余水湿的同时,还要把脾胃补起来,使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恢复正常,保证体内湿气能顺利排出 。
推荐食疗方:健脾祛湿猪胰汤
材料:淮山(干)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脏300克 。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胰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
功效:补脾利湿,适合脾胃虚弱而且湿气重的人 。
3个食疗方,助你应对春季不同身体湿气状况

文章插图
如果买不到猪胰脏,可用普通猪瘦肉替代 。
此外,湿气还分为湿热和寒湿
湿热,就是热与湿同时存在体内,表现为舌苔黄厚腻、小便短赤,皮肤出现瘙痒或起湿疹 。除湿的同时还要清热 。
推荐食疗方:和中化湿瘦肉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12克 。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