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县级行政区划演化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在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是国家在新时代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是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方向 。行政区划调整在整合乡村资源、推进城乡融合、提高治理效率等方面会对乡村振兴产生积极作用 。今天就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发现新疆县级行政区划变更主要围绕城镇化,有效促进了乡村人口转移、城乡要素流动,有利于乡村发展;同时,新疆县级行政区划存在数量多、面积大、人口规模小、城镇化不足等现实问题,对乡村振兴产生了制度性障碍,应进行适度调整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并结合新疆实际,梳理出县级行政区划优化的5种主要模式,即隶属变更、撤县(市)设区或撤县改市、行政区合并或撤县拆分、边界调整、设立新地级市,每种模式都代表了特定的诉求,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

新疆县级行政区划演化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在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文章插图
一、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必要性
从行政区划变更的形式看,我国县级区划调整包括撤县(市)设区、撤县设市、行政区合并、增设行政区、边界调整、隶属变更和建制升格7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都隐含着特定的内在要求 。而乡村振兴是以乡村地域系统为基础,遵循城乡发展规律的乡村系统全面振兴,作为通过政府手段引导和干预经济的常见方式,县级行政区划的优化可在改进区域空间格局、改善城乡关系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
一是有助于整合乡村振兴资源 。我国乡村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有很强的行政导向,作为界定行政权力的行政区划,其变更会对生产要素流动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进而导致乡村产业布局发生较大变化,而通过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可实现乡村振兴所需要素资源空间重构与优化配置 。
二是有助于城乡融合 。我国的行政区划问题始终与城乡发展紧密结合,是城乡发展进程中要素重组和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 。通过县级区划调整可增加城市土地资源供给和发展所需空间,提高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城乡良性互动 。
三是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治理效率 。乡村振兴既需要资源支撑,也需要优质的制度安排和高效的治理 。县级政府以行政区为界发展本地经济的职责促使县域之间围绕市场、资源、产业等展开具有地方保护色彩的竞争行为,强化了县域市场、人才、资本、土地等的行政保护,行政效率低下,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而通过区县合并、县县合并、撤县拆分等方式推进县域有机融合、降低无效竞争,可提高治理效率 。
四是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县市是落实者,特别是县级行政单位,既是本级别乡村振兴的规划者又是执行者,调整县域设置、扩权赋能、理顺体制显得尤为必要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可优化县域与中心城市、县域之间、县域与中心镇、县域与农村、中心镇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关系,理顺城乡分异格局和形态,是优化乡村振兴的组织管理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
二、新疆县级行政区划演化
(一)县级行政区划变更
【新疆县级行政区划演化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在乡村振兴的必要性】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对新疆行政区划的了解,从2000年以来这22年时间里,新疆县级行政区划调整还是比较频繁的 。
2001年,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大湾乡(不包括仓房沟村)划归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管辖,将二工乡(不包括九家湾村)和地窝堡乡(不包括河南庄子村)划归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管辖;将大湾乡的仓房沟村和二工乡的九家湾村(不含八队)划归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管辖,将地窝堡乡的河南庄子村划归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管辖;将乌鲁木齐县七道湾乡(不包括卡子湾村)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芦草沟乡的水磨沟村划归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管辖;将七道湾乡的卡子湾村划归乌鲁木齐市东山区管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