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艺及传统文明渗透到现代生活 , 促进社会和谐 。在近几年县、乡举行的各类歌咏、街舞、柔力球等比赛活动中 , 只要雷家庄村参加 , 总能拿到好名次 。良好的文化传承 , 促进了村风清明 , 政风和谐 , 婆媳互敬 。

文章插图
繁荣的商贸业绩——晋商发展大潮中一股激流
当年雷家庄商人们足迹四海的情景已无法再现 , 但他们留在故乡的深宅大院足以显现当年的辉煌 。晋商的发展给雷家庄人提供了机会 , 他们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 , 在当地经营 , 发展速度很快 , 在清朝乾隆时期达到鼎盛 。制酱、酿醋、食品加工、编制、粉坊、榨香油坊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 当铺、钱庄、服装、铁铺、木业、日用、鞋帽等 , 应有尽有 。而且还将店铺遍及灵石、介休、平遥、晋南等县城 , 随着贸易的扩大 , 发展到山东、河北、内蒙、东北、京津地区 , 仅在天津经商的就有20多家 , 经商的范围有粮行煤场、钱庄银号、当铺客店、布料绸缎、服装鞋帽 , 和村里的业务形成了优势互补 。人们的住宿条件、穿衣、食品、日用 , 甚至观念都天津化了 。现在还流传着“天津有甚咱有甚 , 咱和天津不差甚” , 方圆百里都称雷家庄为“小天津” 。
诚信的经营 , 周到的服务 , 换来滚滚的财源 。他们将这成袋成箱的黄金白银变成青砖、白灰、梁柱 , 修建成58处风格迥异的深宅大院 。这些院落因山就势 , 负阴抱阳 。有的后墙靠山 , 有的三面有靠 , 这样修建是为了省料 , 暖和 , 有的院落平地直起高墙 , 宜窑则窑 , 冬暖夏凉 , 宜房则房 , 春秋宜居 。这些院落大都两层起屋 , 成崖窑地窑式 , 两侧建两孔、三孔的侧窑 。第二层或窑或厢房 , 多为女儿的绣楼 。这样修建首先是安全 , 坚固 , 也能防匪、防盗、防乱兵 。院中有水井、磨房、碾坊、粮仓、护院人员、直通山外的暗道 。最大院落为雷氏文德堂和忠恕堂 , 这两幢院子平行同向修建 , 两院崖地正窑共20孔 , 两院三进共有侧窑51孔 。为了修建这两幢院子 , 还从井坪地起始 , 修了五层衬窑共25间 。还修了衬院、东西疙瘩院、账房院等三院共计房屋45间 。如此规模 , 尽显当时主人的豪华和富有 。另外 , 还有精美修饰物品 , 砖、木、石三雕及门匾就不一一赘述了 。
院落的命名也尽显特色 。有的以地理方位命名 , 如:井楼院、坡坡院、沟底院 。有的以经营功能命名 , 如:当铺院、账房院 。有的以建设时间命名 , 如上下新院等 。
这些建筑排列在前后村中 , 形成商业一条街 , 使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
有些院落的门匾也尽显主人的经营思想和处世之道 。如“守真堂”“积善”“积德”等;有的表明主人的理想追求 , 如“耕读传家”“诗礼传家”等 , 有的表现主人超逸的情怀 , 如“澹泊明志”等;有的表现主人高雅 , 如“敦素”“绳武”等 。轻利重义的儒商文化得以显现 。
物华天宝——毁失的伤痛与现存的思考
一棵长寿的酸枣树 。在雷家庄村有雷姓村民的一处院落 , 院名为酸枣树院 , 说明先有树后有院 , 这是院主人的骄傲 。院内曾长着一棵大酸枣树 , 高5米左右 , 粗需两人合抱 , 此树已中空严重 , 难以支立 。据村中雷姓老人讲 , 先有酸枣树 , 后有雷家庄 , 此树可能有千年历史 。该院主兄弟和睦 , 树主兄长便将此树给了那个生活较困难的弟弟 , 其弟将树锯倒后做成8副木炕沿处理了 , 这是1973年的事情 。那时农村业主怎样处理自己院内物产 , 完全是自己的事情 。在当时社会环境下 , 就是国家层面上 , 对文物的宣传基本是空白 , 人们对文物的认识甚少 , 更无“古树”这一概念 。进入2000年后 , 县、市专家对各村古树进行鉴定挂牌 , 雷家庄的老人们说起这件事 , 专家称这么粗的酸枣树确实很少见 , 全国罕有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 , 我们借一角纸张 , 使其重现 , 不至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 也唤醒今后人们对自然珍宝的认识、珍惜、保护的意识 。
- 风水中用黄土补乾宫的金可以吗
- 风水中劫煞有什么讲究嘛
- 有关李居明风水讲座心得
- 报国寺风水讲解大全
- 奶茶去哪学
- 刚开始学电动车怎么学
- 清明节前后最好的风水是什么
- 风水房后有电杆好不好呀
- 广东四大风水宝地 广东省廉江市的风水宝地在哪里
- 乾坤易经 乾坤风水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