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新事业 。 ” 
家族办公室在海外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 已成为很多超高净值人群的选择 , 形成了成熟的业态 。 随着国内超高净值人群的不断增长 , 财富传承需求进一步显现 , 家办行业规模开始持续扩大 。 
他山之石 , 可以攻玉 , 《家办新智点》将介绍一系列海外优秀的家族办公室 , 希望对国内家办从业者有所启发 。 
宝马、戴姆勒奔驰、阿尔塔纳……这些名声赫赫的公司背后 , 都有一个低调的家族——德国匡特家族(Quandt family) 。 
匡特家族起步于德国普利茨瓦尔克小镇的一间纺织厂 , 在战争中暴富 , 并把家族企业的触角伸向了各行各业 , 在扩张中也实现了家族财富的暴涨 。 
如今 , 匡特家族已经进入到第四代 , 家族的分支在出售手中的股票后 , 获得了大量的流动现金 。 通过家族办公室以及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多家金融投资服务公司 , 匡特家族不仅找到了新的财富之路 , 又开辟了家族的新事业 。 
1双层结构的家族办公室模式匡特家族的财富 , 始于第一代埃米尔·匡特(Emil Quandt) 。 他娶了一位纺织厂主的女儿 , 后来与妻弟联手买下该厂 , 成为家族第一代资本家 。 
家族业务在一代代传承中 , 不断发展壮大 , 到家族第三代时 , 已经从最初的纺织业 , 进入化学、汽车制造、军工制造、蓄电池等多个领域 , 形成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 
第二代的金特?匡特去世前 , 把遗产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赫伯特?匡特和哈拉尔德?匡特(Harald Quandt) 。 1967年 , 哈拉尔德在飞往法国尼斯的途中飞机失事意外丧生后 , 他的遗孀英格(Inge)与赫伯特争夺家产 。 经过长达数年的遗产分配之争 , 最终英格和她的五个女儿分到了戴姆勒·奔驰80%的股权、UTB银行 。 
1978年 , 英格去世后 , 5个女儿一共获得了15亿德国马克的资产 。 五姐妹都无意公司经营 , 便一致同意出售了奔驰公司的股票 , 手中握着巨额现金 。 

文章插图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资产 , 1981年 , 五姐妹共同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哈拉尔德?匡特控股有限公司(Harald Quandt Holding , 简称“HQ Holding”) , 并聘请了一位管理家族企业的专家伯恩哈德?冯德林来管理家族办公室 。
HQ Holding是专门管理五姐妹金融资产的单一家族办公室 , 根据她们的需求提供从投资、保险、艺术收藏品到马厩管理定制化服务 。
不过 , 五姐妹并不参与到家族办公室的日常管理中 , 但每年会聚4-5次 , 围绕着家族资产的投资方向进行讨论 , 为家族办公室提供策略性的建议 。
从1980年代后期 , HQ Holding开始致力于对冲基金、PE等另类投资 , 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 , 家族有三分之一的资产都投资到另类资产 。
为此 , 五姐妹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 陆续成立了几家公司 , 负责公司的另类资产投资 。
1989年 , 她们成立了Auda和RECAP两家公司 。 其中 , Auda专门提供在美国进行另类投资的专业建议 , RECAP主要投资房地产 。
1992年 , 她们又成立了HQ Equita , 主要投资德语国家的中盘股 。
匡特的家族办公室模式 , 在当时的德国非常少见 , 匡特五姐妹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自己的财富交给HQ Holding打理 , 这也激发了匡特姐妹的兴趣 。
1987年股市大崩盘后 , 股票市场和投资者信心都降到低点 , 富有家庭和投资机构试图寻找新的金融机构来管理手中的财富 。

文章插图
- 所有的沟通问题,背后都是心智模式的问题
- “退微信群”谣言背后:总有人用阴谋论湮没常识
-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20年,巨头崛起背后的底层逻辑
- 淘宝购物不能中差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广州车展背后:谁在狂欢,谁在暗自反扑
- “脱单盲盒”玩出花样,背后却暗藏利益链条
- 李佳琦欧莱雅交恶背后,是直播的「端水」困境
- 网易云音乐重启IPO,持久战背后赢家已定?
- 史塔克家族五个孩子结局 史塔克家族结局
- 剧本杀背后的商业模式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