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动是怎么造成的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如何成为学霸

“2021年5月 , 第一个有关中国青年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流调报告发表 。这项从2012年底启动的研究以来自北京、辽宁、江苏、湖南、四川五个省(市)的约74000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调查显示 , 在6-16岁在校学生中 , 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 。而这其中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6.4%的占比成为流行程度最高的精神障碍 , 也有可能延续至成年期 , 是一种全生命周期需要考量的疾病 , 及早发现、干预治疗非常有意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吕彦霖
 
1
 
课堂上的“捣蛋鬼”可能是病了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涉及到一个孩子特别是学龄期的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状态、上课时候的注意力等问题 。常言道 , “三岁看老” , 孩子是否能有一个不错的学习表现无疑也是关乎到孩子将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正如相关报告数据所揭示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从过去的6.26%到如今公布的6.4% , 可以说已经成为儿童心理门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 。对此 ,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久平就深有体会 , 在去年他约5000人次的门诊接诊量中 , 有1500人左右都是因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前来就诊 。
 
儿童前期的“小捣蛋鬼” , 不好管理 , 惹人厌烦 。到了学龄期便出现不安静、好动 , 且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 。同时 , 青少年期做事不考虑后果 , 经常跟父母顶嘴、与老师争执等等 。参照DSM-5标准 , 这些表现在第二版《中国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中都被列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线索 。
 
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 , 往往在学校里老师会成为首先发现的人 。“学校老师会很清楚观察到课堂上的表现 , 比如哪个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 , 哪个同学开小差 , 以及是否容易分散冲动或插话 , 很难集中注意力做事等等 。”在张久平的门诊中 , 不少家长都是被学校老师建议 , 带着孩子来做全面的检查 。
 
2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往往还伴有其他心理问题
 
呵护一个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 ,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 , 家长们应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存在 , 承认这种疾病所产生的损害 , 同时用科学的态度予以对待 。这期间 , 需要家校合作 , 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保持良好的相互交流 , 在沟通协商间才能察觉孩子在家里、在学校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儿童青少年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 , 家长和学校都不能空手等待 , 需要抓紧机会让孩子进步 。”张久平认为 , 当家长也需要给予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强化 , 同时做出总结和反思 , 才能为下一步治疗方案带来改善 。
 
张久平告诉采访人员 , 对于ADHD的治疗 , 目前社会已经逐渐重视并在治疗方案上逐渐成熟规范起来 。但不排除存在极个别不正确的、错误的治疗方法 。现行医学模式由生物-心理-社会共同组成 , 而这样的模式同样适用于儿童心理健康诊疗中 。“治疗方案一般推崇综合性干预 。”张久平介绍 , 这其中就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