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吟望典故 秋暮吟望翻译赏析( 十 )


6.作者在下阕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 。(6分)
【答案】①对得到重用的渴望 。用宁戚饭牛的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君王的重用 。②对奋发有为、成就一番事业的渴望 。”拟风尘、万里奋鹏程”句表现出作者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③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轻视和对天下苍生的关心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表明作者想要有所作为,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表达出作者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轻视和对天下苍生的关心 。(每点3分,其中概括1分,结合词句分析2分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浩歌”两句借用宁戚饭牛的典故,以宁戚自比,表明自己想要和宁戚一样借高歌来求得君王的重用赏识 。”拟风尘、万里奋鹏程”表现出作者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谁忆”两句表明心志:自己并不是贪图富贵,只是心忧百姓疾苦 。
[原味翻译]
功名的失去,就像陶甑摔碎了一样,轻轻地挥一挥衣袖,就此洒脱而去,用不着大惊小怪 。姑且让我搁置文武技艺,在山林野泉边笑傲过活,借诗酒宽慰人生飘零之感 。人世间的事情确实可笑至极,就像一阵风吹过,云遮月影,阴晴不定 。不要像阮籍一样在穷途末路的时候老泪纵横,也不要为那些南渡人士在新亭对泣而怜悯悲伤 。我当在天际晚霞霭霭、薄暮冥冥的时候,像宁戚一样击牛角而歌 。眼前这国家的大好河山,我也曾为官去治理过,如今却只能坐视终老 。真正的英雄不该如此,我打算迎着风尘,像大鹏一样奋飞万里 。谁说这是在怀念自己年轻时的荣华富贵呢?我只是可怜天下百姓生活疾苦 。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
华表④半空经霹雳,碑文才⑤见满埃尘 。
不知何日东瀛变⑥,此地还成要路津 。
[注] ①本诗是作者被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 。汉寿城,朗州古城 。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供祭祀之用 。③石麟:墓前的石兽 。④华表:古代位于宫殿、城垣、陵墓前的作为标志和装饰的大柱,一般为石造 。柱身常刻有花纹 。⑤才:仅仅 。⑥东瀛:东海 。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用”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
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 。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
C.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
D.本诗主要寄托着诗人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
【答案】A
【解析】 B项,”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错,牧童烧刍狗于田中,说明坟山冷清,田地荒芜;行人看石麟于陌上,是因为荆榛莽莽,没有可以观赏的景物,可见没有增添任何生气 。C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错,由尾联诗人对汉寿城未来变化的预想可知,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D项,”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属无中生有 。
8.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 。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 。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6分)
【答案】相同点:所见春景的荒芜和破败、凄凉 。
不同点:①《春望》描写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战乱后的遗迹 。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 。③《春望》描写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