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因论求据,即能表现”豪拓奔放”的词句:”奇节””行万里”,言少年志向高远;列举数位名将、政治家,言抱负远大;”与诸公角力”,言豪取功名 。
3.全词可证”豪拓奔放”处很多,归纳成几个方面,词人胸怀可见 。
4.组织语言,精练作答 。
参考答案:上片中”颇揶揄””一剑防身行万里”自述志向,显得豪气冲天,列举边塞名将和政治家,借以烘托自己的远大抱负,更是洒脱奔放 。下片登高望远,借酒抒怀,”漫醉把、栏干频拍”颇有辛词之风,让人读来感觉豪迈之情扑面而来,结尾处与友人把酒言欢直至夜晚,凸显了报国无门的痛苦心境 。”豪拓奔放”中流露出浓浓的悲凉情绪 。
[解题指津]
1.整体品味 。不追求对个别词句的赏析而是要体悟全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
2.了解相关知识 。关于语言风格的种类,古人的一些鉴赏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现成的”套话”——术语,如平实、质朴、华丽、冷峻、飘逸等 。
3.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要脱离诗歌的主旨去空谈语言风格 。
4.多角度体会 。诗人的遣词造句特点,色彩,境界,情味,绘景描物写人的习惯……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会给出不同的评价 。
【高考直通车】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
白 帝[注]
杜 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 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
【答案】B
【解析】B项,写”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错,首联”雨翻盆”写大雨已至,”雷霆斗”也非”沉寂” 。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对安宁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对乱世百姓的同情 。诗的颈联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戎马”和”归马”对比,以”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进扰;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 。诗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
【解析】 杜甫是爱国主义诗人,颈联以”戎马”和”归马”进行对比,以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进行对比,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 。
[原味翻译]
白帝城中,遮天乌云涌出了城门,白帝城大雨倾盆 。峡江急流的吼声与暴雨之声使人如听雷霆一般,乌云笼罩古树苍藤,天地为之昏暗 。战马不如归耕的牧马闲逸,战乱使原有千户人家的城邑仅余百家 。因战乱失去丈夫的寡妇已是终日哀伤,但还被官府盘剥得精光净尽;听吧,秋天荒原上阵阵哭声,来自哪座荒村?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
寒雨中偶赋
- 饶娥碑原文及翻译 曹娥碑文内容及翻译
- 有文采典故的女孩名字 适合取名字的古诗词经典名句
- 北山移文典故 北山移文原文及翻译
- 囊萤映雪的典故主人公 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
- 原文分享及解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典故及情感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典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寓意
- 勒石燕然的典故意义 燕然未勒归无计典故赏析
- 20个佛教经典故事 佛教经典故事大全
- 揭竿为旗的历史典故 揭竿而起的意思和典故
- 古有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真能为诗人传达思乡之情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