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修复顺序是什么?( 二 )


盆底肌修复使骨盆间原本松弛的肌肉韧带变得紧致,从而促进骨盆的复位 。而骨盆修复后有效承托起盆腔内的器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盆底受到的压力,辅助盆底恢复 。
所以说:骨盆修复和盆底修复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骨盆修复应该包括盆底修复,而不是狭义上单纯的骨盆正位 。
结论就是:产后可以同时进行骨盆和盆底肌的修复 。
腹直肌修复对盆底的恢复有什么影响?
了解一下产后腹直肌修复的治疗方法:
1、自主锻炼
2、电刺激治疗,通过持续的被动收缩,提高腹部肌肉兴奋度,唤醒因分娩而受损的腹部肌肉,达到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目的 。
·产后42天开始,3次/周,30min/次,频率50Hz,10次/疗程 。
·患者仰卧位,将2对电极片分别贴于腹中线两侧2cm,脐上2cm和脐下2cm各一片 。
前面说到腹直肌有维持腹腔压力的重要作用 。无论哪种方式修复方式,都需要刺激腹直肌不断进行收缩与放松 。腹腔是封闭的环境,腹直肌收缩腹腔空间变小,腹压随之增大 。增大的腹压会进一步加大对盆底的压力,对于产后妈妈来说,盆底肌本就变得松弛薄弱,盆底受到长时间持续性压力,就会加重盆底的病负担 。
同时增大的腹压,还会挤压盆腔内的各器官向下运动,而薄弱的韧带和肌肉无法有效固定器官的位置,膨出和下垂的情况就发生 。
所以说:产后同时有盆底问题和腹直肌分离问题,不应盲目进行腹直肌修复 。单纯存在盆底问题,也不应该过早进行腹部塑型(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运动 。
那什么时候可以进行腹直肌修复和腹部塑型呢?
最好是等到盆底肌力达到3级以上,此时才更加安全 。
总结:
1、产后可同时进行骨盆和盆底的修复,两者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 。
2、腹直肌修复、腹部塑型要谨慎,盆底肌力大于等于3级后在做不迟 。
3、修复顺序:盆底肌修复&骨盆修复,然后才是腹直肌修复 。
三者的关系,你明白了吗?
有哪些效果好又省钱的恢复方式呢?
1、盆底肌修复
前提:如果盆底肌达到3级(盆底肌力分为0-5级,4-5为正常)可以自己有效收紧盆底肌,且膨出下垂小于3度,就可以通过坚持做凯格尔锻炼促进恢复 。
之前已经写过具体方法了,还是给大家放一个文章链接吧:
如初康复:盆底肌运动(凯格尔运动)应该怎样做
注:一定要坚持,一天3次,一次10分钟,一天累计锻炼30分钟左右,一周锻炼5-6天 。坚持2-3个月可以看到明显效果!
2、腹直肌修复 。
前提腹直肌分离小于3cm,可以按照上文的自主锻炼方法促进其恢复 。
注:腹直肌分离不要做卷腹类运动,比如仰卧起坐,只会越做越严重 。
如爱知暖,如月新生,更多产后问题,请关注我们【暖月阁】,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畅所欲言!
你好,很荣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
首先我自认属于直男,我老婆生第一胎的时候没有提到产后修复,第二胎是在私立医院生的,结果被医生安利了产后修复的套餐,导致我老婆生完二胎后开始向我普及(洗脑)产后修复的好处 。
作为一名直男,从来不想被交智商税 。特别是这种动则几万且不明觉厉的疗程 。所以通过各种资料了解产后修复到底是什么 。以下回答希望能给你帮助 。
当初在医院的时候,通过医生的安利了解到,推荐产后修复顺序是:
骨盆>盆底肌>腹直肌 。
这个是属于标准版的 。
另外有的医院会有一个进阶版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