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匕首见”一般多作贬义词,荆轲到底是正义的化身,还是恶魔?( 六 )


荆轲较之其他刺客更为有名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所刺的对象秦始皇太有名了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功过且不论,他是千古一帝,大概没有人会对此产生疑问 。秦始皇的功业、影响、声名,在中国过去的几百个**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真要给**们排位次的话,他排进前五名应该问题不大 。说他是中国最有名的、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之一也毫不为过 。秦始皇不仅在中国的官方正史中地位显赫、声名响亮,他在中国社会的民间也同样有着最高的“知名度” 。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让无数的普通老百姓为之一洒同情之泪的同时,也记住了长城的修建者秦始皇 。象秦始皇这样的一个人,他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强大的“光源”,会照亮他身边的一切 。凡与他相关的人与事都会因为与他相关而备受世人瞩目 。而其他那几个刺客所刺的对象,与秦始皇相比,就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了 。所以,荆轲刺秦,不是荆轲这个人吸引人,也不是刺杀事件本身吸引人,而是秦始皇这个人吸引人 。是秦始皇照亮了荆轲这位倒霉而又幸运的刺客 。我们假设,如果荆轲刺杀的是一个无名小卒,那么肯定的,即使他刺得再漂亮、再精彩、再成功,也不会有人去关注他、宣传他 。如果荆轲刺的不是秦始皇,他在中国历史上还会不会象现在这样有名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
荆轲刺秦事件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如此有名,是因为许多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到了近现代,甚至一度把他的行为当成了反抗暴政、主持正义的象征 。而历史的真相可能并非如此 。荆轲真的代表正义吗?(当然,秦始皇也不代表正义)未必 。他的行为真的是为了反抗暴政么?也未必 。我们看《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找荆轲刺秦其实主要是为了报私仇,其次才是为了国家的兴亡 。某种意义上讲,燕太子丹找荆轲刺秦更象是《水浒传》中施恩请武松打蒋门神,本质上属于“黑吃黑”性质 。冲突双方都是一个德行,谁也好不到哪里去 。司马迁记载的荆轲,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是非善恶的观念,他顶多算一个有奶便是娘、谁出钱多为谁卖命的亡命之徒而已 。试想,如果不是燕太子丹先找到他,而是秦始皇先找到他,他是不是同样也会为秦王卖命呢?
揭示历史真相有时是非常杀风景的,然而,历史的真相可能就是这样杀风景 。
“图穷匕见”这一成语现多半用于贬义词 。表示到最后露出了人或事物本来的面目,真实目的 。源自于荆轲刺秦王,但是荆轲他不能说是正义的化身也不能说是恶魔 。
当时燕国太子为了不被强大的秦国侵占,派出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知道没办法把兵器带上大殿,为了获取秦王的信任,荆轲准备了燕国最富饶的土地的地图以及樊於期的人头说要献给秦王 。他将一把锋利的匕首藏进地图里,在给秦王看地图时,展开地图的最后部分,抽出匕首就刺向秦王,被秦王躲开了,荆轲也被大殿里的士兵当场围杀至死 。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荆轲是一位爱国志士,为了国家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 。但是我觉得他爱国,他忠义,却不代表就是正义 。“正义之身”本就没办法轻易下定论,因为他是为了他的国家,而秦王也是为了他的国家,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爱国的 。只是荆轲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或者说低估了秦王,亦或者他本来就没想过能成功,只是报着侥幸心理 。
而另一个角度上,秦王四方征战,吞并他国,导致硝烟四起,更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荆轲来刺杀他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想杀秦王的人太多了 。然而史传当时应该是作为助手的秦舞阳来刺杀,但是秦舞阳在捧着樊於期的人头进大殿时却太过慌张,被士兵警惕,没办法就只能荆轲临时想办法刺杀秦王 。秦王当时的名声太过于威慑,荆轲也是没有充分的准备,内心也有些慌乱,在这种状态下结局肯定是失败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