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培训都有什么标准( 六 )




英语语法培训都有什么标准

文章插图



四、突破语法教学困境的路径突破语法教学目前的困境,改进语法教学的效果,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语法教学素养 。提高教师语法素养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内部条件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主研修,稳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语言学素养,逐步完善语言观和语法教学观,不断丰富语法教学方法和技能;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教学语法体系的基础研究、相应的教师培训及配套资源支持 。
(一) 始终坚持知识能力相结合的教育观
首先,应从宏观上和根本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认识语法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纠正对知识学习的偏见,正视知识教学的价值 。同时,不空谈理念,把理念认识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把理念落实到平日课堂教学实践中来 。
(二) 客观认识语法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其次,应建立正确的语言观和语法教学观,给语法教学理性定位,不淡化也不夸大,从而妥善解决“为什么教语法”的问题 。外语教学历史表明,对语法教学的态度容易走极端:要么淡化排斥,要么过分夸大其作用 。要避免这两种倾向,就要正确把握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全面理解当代外语教学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郝兴跃,2004;衡仁权,2007) 。随着交际法、任务法等教学法引入国内外语教学,一度产生了部分淡化或排斥语法教学的某些主张 。实际上,交际法和任务法不排斥语法知识教学(Scott,2003) 。交际教学法代表人物之一Widdowson(1979)就曾提醒外语教师:交际法绝不是摒弃语法教学,相反,它是对语法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关键作用的认可 。各种教学法不过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针对不同侧面的手段,都是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服务的 。
语法作为外语学习的基础,不存在“过分重视”的问题 。要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淡化或回避语法不能解决问题 。有效的办法是加强语法教学的研究,以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研究更新语法教学的内容,创新语法教学的途径,最终提高语法教学的实效 。2012年修订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外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属性,这是认识上的进步 。在体现课程性质方面,语法教学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智能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媒介 。对语法教学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国际二语教学理论研究领域虽仍有争论,但已有基本共识(Celce-Murcia,1992;Rod Ellis,2005,;Larsen--Freeman,2005);国内外语教学界近十年也有很多讨论(束定芳,庄智象,1996;王宗炎,2001;胡壮麟,2005;戴炜栋, 陈莉萍,2005;桂诗春,2010),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目前对语法教学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日趋一致,语法“教不教”不再是问题,“语法教学不应淡化或忽视而是应该优化” (张正东,2001,2004;崔刚,2007;李永大,2007;陈力,2011;程晓堂,2013) 。
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涉及观念认识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通过适当的培训和普及教育,配合教师的阅读反思,就可以澄清某些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 。
(三)稳步提高英语语言文化水平
教师的英语语言文化水平对教学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达不到一定水准,对教学内容缺乏精准的定位和把握,却热衷于追求教学法的“研究”、“创新”,就无异于缘木求鱼 。通识课程、课程理念类课程固然重要,但没有学科根基做支撑就显得空洞;教学设计、课例观摩类课程短期见效确实比较快,但没有深厚的学科根基,教师发展很快就会遇到瓶颈,因此,要有决心和耐心去夯实职业素养的基础 。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困难不小 。因为教师的英文水平个体差异大,想短期提高英语水平又不容易,既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内驱力,又需要能长期坚持 。外部还要有合适的课程培训和资源配合支持,需要组织专门机构或人员根据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为教师设计专门的听、说、读、写技能课,以及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课及英美社会文化等课程 。这类课程内容对培训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如内容选择或操作不当,往往不能激起教师的兴趣,再加上见效较慢,所以目前在很多教师培训项目中的比例偏小 。但是,这类课程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要,下文所谈其他方面的素养,都需要这个英语水平做基础 。所以一定要加强认识,深入研究,坚持不懈 。英语语言文化素养的提高,虽然可通过短期进修和专门课程进行阶段性强化,但实际上它是英语教师的终身课题,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