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喝了一碗县令母亲熬的汤,赏赐金镯子,其父知道后为何自杀?

借这个问题来聊一聊慈禧西逃时的一些轶事 。

慈禧喝了一碗县令母亲熬的汤,赏赐金镯子,其父知道后为何自杀?

文章插图
没有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逼近北京,两宫仓皇出逃,哪个县令要想见上慈禧一面,估计比登天还难 。但这一次,慈禧向西逃难仓促而行,一路上跟逃难难民没什么两样,沿途各地的县官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说的夸张点,每到一落脚点,慈禧一行还真得靠着这些县令,遇到懂事的,至少能喝上一碗热粥,添上一件暖衣,找个地方睡上一个好觉;遇到不懂事的,可能连县城都进不去 。
慈禧喝了一碗县令母亲熬的汤,赏赐金镯子,其父知道后为何自杀?

文章插图
还千万别认为各地小县令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见着慈禧一定都会阿谀奉承 。事实上,慈禧西逃遇到的diyi个县令,就是位极不懂事的主儿 。
慈禧喝了一碗县令母亲熬的汤,赏赐金镯子,其父知道后为何自杀?

文章插图

慈禧喝了一碗县令母亲熬的汤,赏赐金镯子,其父知道后为何自杀?

文章插图
昌平知州这是慈禧一行逃至昌平时发生的事 。没人能想到,到了昌平,这地界的知州居然拒驾于城外 。这个知州说,现在八国联军打到了北京,大清国完了,已经没有太后和皇上啦!想进城可以,必须拿出朝廷的”合符子“和军机处的”滚单“,光报个名号不好使 。
慈禧喝了一碗县令母亲熬的汤,赏赐金镯子,其父知道后为何自杀?

文章插图
”合符子“是啥玩意呢?
这玩意是清朝建国时,按明朝合璧”白玉圭“制成的,也就是仿照春秋战国时的兵符而流传下来的 。在清朝,凡是属于军令和一切重要的政令必须请”合符子“,合拢无差才能颁令各省、道、府、县 。
军机处”滚单“简单,就是军机处的公事文书 。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慈禧一行因为出逃时太忙乱,竟忘带”合符子“了,军机处”滚单“也没开 。
为了保证接下来的西逃能通行无阻,慈禧赶紧派人骑快马,回宫找还没跟上来的军机处请”合符子“,开”滚单“ 。
其余的人则跟着銮驾绕道而行 。
慈禧回銮后,据说这个拒不迎驾接济的昌平知州因迎送不周被zhi罪,革职永不复用 。
还好,没杀 。
怀来县令因为昌平知州没有接济,两宫銮驾走到南口时已无粮无草 。慈禧一路上连说:”又饿又渴 。“幸好在身旁监护的小德张在一户农家讨来了一大碗大麦仁粥 。慈禧喝了感到非常香甜,不知是什么米,回銮后还特意让小德张派人到这个村找这大麦仁米 。
当然,对当初送上那碗大麦仁热粥的农家,慈禧的赏赐那是少不了的 。
接下来慈禧遇到的这位怀来县令,很像问题中提及的县令,但狗血悲剧却没有 。
据德龄的记载,因一路无官员迎接,当慈禧在怀来城外见到身穿官服的县令时,平日高高在上的太后一把挽起他哭道:”啊,这时候还有你来?“
可是她并不认识这知县,一番絮絮叨叨地诉苦后,慈禧便问他姓名 。
知县跪对道:“奴才姓吴,叫吴永 。”
慈禧喜道:“哦,吴永,我不会忘记你的 。”
吴永脱帽谢恩,在衙门里摆了燕窝席,请太后和皇上吃 。吃完,见太后穿着薄薄的夏布衫,吴永又赶紧回家拣出给夫人新裁的棉袄,拿到慈禧房前,跪在门外进献 。
慈禧接到李莲英呈上来的棉袄,又喜道:“这吴永却是个有能干的人,做县令可真委屈了他,今日起升他做通州道吧 。”
李莲英走出来,低声对吴永笑道:“你这官儿升得太便宜了!你只要一件棉袄便换了一个道台来做!你可知道台值多少钱?”
在当时,道台至少值五千两银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