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企业优秀的中层管理人才?( 七 )


B.价值观的匹配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企业的基层员工只要职业素养没有大的问题,能够胜任基层的工作,价值观与企业匹布匹配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因为肩负着承上启下的纽带性作用,如果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不相匹配,企业的战略目标必将会误入歧途,不得实现!
因此,看一个员工能够成为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必须要去考察他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匹配 。
C.文化认可度
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变“异己”为“同己”,形成血浓于水的感情纽带,增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凝聚力 。
一个员工能否成为优秀的中层管理者,首先,要看他对企业文化了不了解 。其次,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没有进行深刻的理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企业文化对个人和企业都能带来哪些好处?最后,个人在理解的情况下,有没有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个人的工作方式和行为原则中?
通过这些,就能考察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对于认可度高的,则可以作为培养优秀中层管理者的种子选手 。
2. 知识技能
无论任何岗位,都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技能才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作为中层管理者亦如此 。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内容比较普遍,说的也比较多,在这里不多赘述,只进行简要地说明 。
A.专业知识
要想培养企业优秀的中层管理干部,除过他目前对所在岗位专业知识的掌握外,还需要有一些管理的基础性理论知识 。
B.实操技能
我个人不建议空降中层管理者,一是企业基层有大把的待开发的种子选手,没有必要;二是由于中层管理者需要带团队,空降兵对本企业的业务技能不熟悉,很容易遭遇滑铁卢 。
在培养优秀中层管理者之前,最优的解决方案是在组织内部去选拔,选拔那些业务技能非常熟练和高超的人,因为他们在成为中层管理者后,自带影响力,对业务的执行推进非常的有帮助 。

如何培养企业优秀的中层管理人才?

文章插图
3. 职业规划
企业在选拔和培养中层管理者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选拔和培养对象的职业规划,不能让选拔出来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 。”
怎么理解“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就是说,如果培养对象的职业规划路径是做一个技术型人才,而非管理型人才,并且他的最终意向行业并不是现在的行业 。假如选拔者不去关注培养对象的职业规划,一旦时机成熟,培养对象一纸离职报告,就让培养者的心血竹篮打水一场空!
A.职业路径
培养者在选拔前夕,可以通过与目标对象交谈,来了解他个人的职业规划路径 。如果他的职业规划是沿着管理路径规划的,作为培养者,可以就地取材;如果他的职业规划是沿着非管理路径规划的,作为培养者,可以进行试探性的诱导,如果能够转变,则说明他具备管理思维的可塑性,可以作为预备种子选手 。
B.行业选择
除过职业路径外,培养者还需要在选拔前夕关注目标对象在职业规划上的行业选择 。很多职场人存在着“骑驴找马”的现象,他们在没有能力或者机会进入意向的行业前夕,一般会潜伏在目标行业的相关行业或相关职位上,伺机而动 。
针对骑驴找马的职场人,如果培养者没有一双毒辣的眼睛,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了解,是很难发现的,因为这类人对待工作是认真负责的,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做事格局,而且业务能力也不会很差 。
4.潜在能力
在优秀中层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条件中,潜在能力是无价之宝,可以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获得无限的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