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规律永远处于一种虚无状态 , 这种状态幽微无形 , 天下没有人能够支使它 。王侯饿能遵循规律去处理政事 , 万物将会自然而然地顺服 , 天之气和地之气就会相互交合而降为甘露 , 这不用人去指令 , 它会自己均匀地洒向大地 。人类开始活动 , 也就呈现了各种物质 。名称被确定了 , 也应该知道适可而止 。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 。打个比方 , 普遍规律与天下(万物的特殊规律)的关系 , 就好像江海与河川的关系一样 , 是互相贯通的 。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 死而不亡者寿 。
译文:
能够透析别人的人是聪明的 , 能够透析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 , 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是坚强的 。知道满足的人是一种富有 , 坚持力行的人是志向高远的 。不违反规律的人是能够长久 , 死而精神永存的人是真正的长寿 。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 功成而不名有 ,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 常无欲 。可名于小 ,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 以其终不自为大 , 故能成其大 。
译文:
规律的作用是那样的广泛 , 可以说无处不在 。万物依靠它才能生存 , 而它从不拒绝万物;成就了功业 , 名望却不占有;护养了万物而不做其主宰 , 永远没有什么私欲 。可以把“道”看作是卑小的 , 因为万物归属于它 , 而它却不当主宰者;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伟大的 , 因为它始终不自称是伟大者 , 所以才成为伟大者 。
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 , 天下往 。往而不害 , 安平泰 。乐与饵 , 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 视之不足见 , 听之不足闻 , 用之不足既 。
译文:
谁掌握了规律 , 天下人就会归从于他 , 归从他不会有什么妨害 , 都能过上宁静祥和的生活 。然而各种生活享乐的诱惑 , 往往使人们半途而废 。规律这个东西说出来平淡无味 , 观之又看不见 , 听之又听不到 , 可运用起来却是无有穷尽 。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 , 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 必固强之;将欲废之 , 必固兴之;将欲取之 , 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 ,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译文:
要想缩小它 , 必须暂时扩张它;要想削弱它 , 必须暂时加强它;要想废除它 , 必须先要纵容它;要想夺取它 , 必须暂时给予它 。这叫做韬晦 。柔弱的必能胜过刚强 。鱼不能离开水的掩护 , 国家的优良武器 , 不能在别人面前显示 。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 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 , 天下将自定 。
译文:
“道”永远是无为的 , 然而却又成就了所有的事物 。统治者如果能遵循它 , 万物将自我发育进展 。在发育进展的过程中如果有欲望产生 , 我将用无声无形的“道”去镇抚他们 , 使之平静下来 。无声无形的“道”镇抚住欲望 , 也就不会再有欲望滋生了 。如果万物没有了欲望 , 都能归复平静 , 天下自然就会安宁了 。
- 论贵粟疏的全文赏析 论贵粟疏原文及翻译
- 少年中国说原文解释 少年中国说全文原文翻译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全文翻译 信言不美原文及翻译
- 天仙子诗词全文 天仙子张先翻译及赏析
- 道家创始人老子对孔子的特别教诲,孔子接受了吗?
- 赵襄王学御落后的原因原文 赵襄王学御全文翻译
- 江南逢李龟年全文解释 江南逢李龟年译文
- 蜀中有杜处士全文翻译 蜀中有杜处士原文及翻译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分段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
- 绝色诗歌全文及表达意义 绝色余光中原文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