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 , 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 , 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 ,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 常足矣 。
译文:
假如国家的政治措施符合道的规范 , 连战马也会卸鞍而用来耕田了;国家的政治措施不符合道 , 连怀胎的母马也会用于战场 。最大的灾祸是不知满足 , 最大的危机是贪得无厌 。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感觉充满内心 , 才会永远满足 。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 , 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 不见而明 , 不为而成 。
译文:
不出大门 , 也可了解天下的大事;不望窗外 , 也可明了天体的运行规律 。只知赶路 , 走的越远 , 知道是事理却会越少 。因此 , 圣人不去远行 , 也能知识渊博;不去观察 , 也能有所明白;不去亲自动手 , 也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 损之又损 ,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译文:
研究学问 , 知识会一天比一天增多;研究“道” , 欲望会一天比一天减少 , 减少了再减少 , 最后便会达到清净无为的境地 。清净无为反而能够成就一些事情 。治理天下就是要凭借清净无为 , 如果政令繁苛 , 就不能够治理好天下 。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 ,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 不善者吾亦善之 , 得善 。信者吾信之 , 不信者 , 吾亦信之 , 得信 。圣人在天下 , 歙歙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 圣人皆孩之 。
译文:
圣人没有一般人的私欲 , 而是把百姓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 。善良的人 , 我会善待他 , 不善良的人 , 我也以善意对待他 , 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 。诚实之人 , 我信任他 , 不诚实的人 , 我也信任他 , 结果就会使他变也变得诚实起来 。圣人治理天下 , 要使天下人的思想都变得混沌模糊 。百姓都喜欢多闻博见 , 而圣人要使他们都变得天真单纯的孩子一样 。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 , 生之徒十有三 , 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 , 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 陵行不遇兕虎 ,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 虎无所措其爪 ,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译文:
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 , 其中 , 长寿的约占十分之三 , 短命的约占十分之三;为了生存而劳碌奔忙 , 结果反而加速死亡的也约占十分之三 ,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太过分地去追求保养生命的物质条件 , 结果适得其反 。听别人说 , 善于保护生命的人 , 在陆地行走不会受到兕牛和猛虎的侵害 , 在战争中也会免遭杀伤 。因为兕牛找不到用角去触他的地方 , 猛虎也寻不到用爪子去抓他的机会 , 兵器又无法去刺向他 。以上这些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本身没有进入这些可以致死的境地 。
- 论贵粟疏的全文赏析 论贵粟疏原文及翻译
- 少年中国说原文解释 少年中国说全文原文翻译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全文翻译 信言不美原文及翻译
- 天仙子诗词全文 天仙子张先翻译及赏析
- 道家创始人老子对孔子的特别教诲,孔子接受了吗?
- 赵襄王学御落后的原因原文 赵襄王学御全文翻译
- 江南逢李龟年全文解释 江南逢李龟年译文
- 蜀中有杜处士全文翻译 蜀中有杜处士原文及翻译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分段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
- 绝色诗歌全文及表达意义 绝色余光中原文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