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译文及原文( 九 )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 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 , 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 , 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 , 或嘘或吹 , 或强或羸 , 或挫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译文:
要想用强制的办法智力天下 , 我看他是达不到目的 。天下这个神秘的东西 , 是不会任你的意志摆布的 。谁想恣意妄为 , 谁就会把天下搅乱;谁想强行霸占天下 , 谁就会失去天下 。所以事情往往如此:本来是想走在前头 , 结果反而落后了;本意是想轻吹 , 结果吹过了头;本意是想强壮 , 结果反而变得瘦弱了;本意是想稍微减损一点儿 , 结果却把全部都搞坏了 。所以圣人做任何事情 , 总是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主观想法而去顺乎自然 。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 , 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师之所居 , 荆棘生焉;大军之后 , 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 , 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 , 果而勿伐 , 果而勿骄 , 果而不得已 , 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 , 是谓不道 , 不道早已 。
译文:按照规律去辅佐君主的人 , 是不会靠武力来征服天下的 。动用武力会很快遭到报应:军队驻扎过的地方 , 荆棘丛生;大战之后 , 必有灾荒 。善于保全的人只求达到目的就行了 , 不敢靠武力谋求强盛的名声 。胜利了也不自恃 , 胜利了也不炫耀 , 胜利了也不自傲 , 用兵是出于不得已 , 胜利了也不逞强 。事物进展到极点了就会走向衰败 , 没有限度地追求 , 是不符合道的 , 不符合道就会很快灭亡 。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唯兵者 , 不祥之器 , 物或恶之 , 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 , 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 , 非君子之器 , 不得已而用之 , 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 , 而美之者 , 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 , 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 , 上将军居右 ,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 , 以悲哀莅之 , 战胜以丧礼处之 。
译文:
兵器是不祥之物 , 人们都很厌恶它 , 所以有道之人不去使用它 。君子平时以左边为贵 , 但在战场上却以右边为贵 。兵器是不吉利的器物 , 不是君子应该摆弄的东西 , 只有在不得已时才去动用它 , 平时最好漠然处之 。征战获胜了也不应去庆贺 , 如果去庆贺 , 这等于以杀人为快乐 。以杀人为快乐的人 , 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吉庆事以左边为尊贵 , 凶丧事以右边为尊贵 。打仗时副将居于左侧 , 主将居于右侧 , 这是说要用办理丧事的悼念心情去处理战争的事务 。战争死人众多 , 要带着沉痛的心情参战 , 战胜了也要用办理葬事的礼节去处置它的后事 。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 。朴虽小 , 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 , 万物将自宾 , 天地相合 , 以降甘露 , 民莫之令 , 而自均 。始制有名 , 名亦既有 , 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 , 犹川谷之于江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